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之4——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域
在前三篇微信推送中,我们分别介绍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基础以及纲领、方针、路线、政策等实践遵循。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从宏观层面把握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方向。本篇微信推送,我们尝试从中观层面对课程思政的问题域进行归纳、整理、讨论,为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讨论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做铺垫。
整体而言,当前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四个相对突出的问题或者亟待消除的四个矛盾。分别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问题、专业课程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问题、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问题、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四个问题展开讨论,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问题
缺乏顶层设计是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最大的问题,官方在大张旗鼓地推进课程思政,校方也要调整姿态积极响应。不过在全体教师、全部课程中都做到课程思政的全覆盖显然还没有准备好,原因很简单,课程思政同样需要整体规划、系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课程思政,可以丰富内容、降低重复、优化整合、提升效率。最好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规划,然后在课程体系中系统安排,在课程实施中具体落实。基于OBE的理念,目标导向,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学生中心,持续改进。这个问题不是个体教师的问题,是需要学校教务处组织实施的问题。否则,简单地鼓励专业课教师各自为政地探索课程思政,能够积累的经验有限,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有限。当前各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时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路线,我们不赞同自下而上的路线。因为,数量代表不了质量。
此外,顶层设计会还涉及到在政策、制度层面的引导,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等内容。
二、专业课程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问题
开展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但是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我们已经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意识里重点关注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而忽视了价值引领的问题。绝大部分教师都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中的优先位置,但是绝大部分教师会觉得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换句话讲,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育德的意识不强,甚至会觉得在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直接导致了课程思政的第一个“两张皮”现象,思政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的割裂。
当前,我们从上到下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不停在抓落实,大部分教师在育德的意识上已经有了转变。但是育德能力与实际的工作要求之间还普遍存在着差距。这里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过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不过关。这两大问题也是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产生畏难情绪的主要原因。直接导致了课程思政的第二个“两张皮”现象,在专业课程中“拼接式”或者“焊接式”的进行课程思政。
在前面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介绍的微信推送中,我们已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原理。在前面推送的关于课程思政有关纲领、方针、路线、政策等实践遵循中我们介绍了最简明、实用的思想政治理论(当然这些内容类似于快餐,能帮助大家迅速解决当前的基本诉求,但是要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还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学习时事政治)。
此外,这个部分还可能涉及教师专业发展部门的支持,课程思政工作室的建立等。本篇推送不涉及具体的方法,我们会在后续关于课程思政方法论的部分给大家详细推荐。
三、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问题
从当前各大机构开办的有关课程思政的辅导班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在专业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问题是一个热度极高的问题。因为专业课教师最关心的就是关于怎么办的问题,大家都觉得“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先照猫画虎,比葫芦画瓢的干起来。实际上,我们并不主张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大家如果只是关注“现象”层面的东西,虽然“一目了然”,但也极易“东施效颦”。当然,成人的学习具有问题导向的特点,具有在实践中开展研究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培训机构不能仅仅从“现象层面”展示课程思政的经验性的内容,还要对标进行理论提升。
在这个问题中,既要涉及宏观层面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策略,又需要解决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元素挖掘的方法,最好还要有可供参照的案例库。
四、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问题。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等。与其他教学评价一样,课程思政的评价同样贯穿于课程思政的始终。但由于课程思政的内容基本属于价值观层面的内容,涉及态度、情感、道德、品德等等。这些内容不容易产生效果,同时也不容易被观察和评估。这是一个两难问题,课程思政的评价不容易开展但还必须开展。这个部分可能涉及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主体的转变、评价标准的重构、评价时机的选择等内容。
本篇推文,我们只陈述问题,不讨论方法,在后续的微信中,我们再逐层抽丝剥茧。如果您觉得这里的问题都是真问题,欢迎您转发给同事们,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课程思政这件事儿上来。